上火、痔瘡大發作?春分時節先養肝
春分這一天,平分了晝夜、寒暑,我們人體最好的狀態是跟著天地同步,也達到陰陽平衡。
可惜這種理想狀態不是人人能有,有的人這陣子持續出現上火,像是嘴破、牙齦腫、便祕、皮膚乾、長痘痘等,很多都是春火引發的春燥。
還有的人在這時候容易老毛病發作,特別是在睡眠品質、心臟血管循環系統和心理方面,會有失眠、血壓升高、月經失調、精神緊張、鬱悶,以及痔瘡、過敏性疾病又復發。
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到,這些問題其實都來自於體內陰陽平衡被破壞了。過了春分,陽氣更進一步生發,天地大自然的陽氣能量勃發,我們人體的血液循環、激素分泌也相對旺盛。如果你在冬天吃的多又不運動,自我調節能力又不佳,很容易有氣血陰陽失衡,新陳代謝不協調的情況發生,身體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不適症。
陰陽失衡會自傷
從中醫角度來看,我們的身體是由陰和陽兩種力量在控制。白雁老師說明,陽主動,我們白天活動工作有精神靠的是陽的能量;而陰主靜,到了夜晚我們要休息睡眠,就是陰的力量在控制。
可想而知,如果一個人陰陽失衡了,陽的能量不夠,陰的能量就會冒出來,讓人白天昏昏欲睡,哈欠連連;反之,若是陰的能量不足,陽的能量又會來打擾,這人就容易晚上失眠,睡不好。
陰陽還會表現在身體的虛實寒熱上,假設陰代表水,陽就代表火,一旦陰陽不平衡,就會有冷熱不協調的狀況發生。例如會傷人的春火、春燥,就是體內「陽盛陰衰」了。
維持體內生態平衡
白雁老師強調,這裡提到的陰陽平衡,是一種比例上的相對關係。陽盛陰衰有可能是體內的火變多了,但水其實沒少,中醫稱為陽熱亢盛,這是一種實火。也有可能是水變少了,相對來說火的比例就變多了,這又是中醫說的陰虛陽亢,是虛火產生了內熱,也會讓人全身燥熱和上火。
當然,人體陰陽失衡也會有「陰盛陽衰」的狀態,也就是火比水少,這類人即使天氣暖和了,身體卻還帶著冬天的寒意,不只後背冷冷的,小腹也涼涼的,常常疲倦沒精神、心悸氣短、體力不足,也容易有心血管疾病。
現代人壓力大,生活飲食作息不規律,太多不良因子會導致陰陽失衡,其實就是人體生態平衡遭破壞了,人就會百病叢生。
白雁老師建議,氣功慢運動對調理氣血運行順暢有很好的效果,我們每天練功,就是在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。當體內的火多了,練氣把多出來的火清掉;如果水少了,也能透過練氣把缺的水補回來,可說是現代人改善亞健康,預防慢性病最有效的方式。
春分節氣養生學2招:
●春天養肝,調理平和體質
春分時節,肝氣旺盛,要小心高血壓。除了注意情緒平穩,心情平和,避免生氣暴怒造成肝氣鬱結外;也要做到作息規律,不熬夜、不晚起,以免傷了肝氣。
養肝還要重視脾胃功能的調和,所以飲食要清淡好消化,並且寒熱均衡,保護脾胃。從各方面護好肝,就是養陽氣,有助於調理體質回到平和狀態。
●每日顫掌,調整身體的能量
練氣功最大作用是提高新陳代謝,改變氣血循環,調整身體的能量,這個能量也就是自我調節的平衡能力。白老師建議春天多練顫掌功,能幫助排除冬天囤積的廢氣,改善身體的運輸能力,並有效提升免疫力。
1.左腳向前一步,身體微微前傾,兩手抬起伸直,做顫掌的動作約30秒。
2.接著兩手落到背後,繼續做顫掌的動作約30秒。
3.左右位置交換,重心換到右邊,再次重複手部的顫掌動作。
以上心得均屬個案。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;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,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。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,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,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。
文章引自:https://e-qi.org/vernal-equinox
文章網址:https://blog.xuite.net/ct0118b/twblog/590294660
感恩 白雁家族 大師姐 分享
20220316-174